10月16日,零跑汽車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,最突出的亮點,是上市一年之后,這家造車新勢力首次實現了毛利率轉正。
財報顯示,零跑第三季度累計交付新車4.4萬輛,同比增加24.5%,創下季度交付量歷史新高。此外,該公司過去三個月銷售收入為56.56億,同比增長32%,毛利率為1.2%,已經提前完成毛利轉正的目標。
造車淘汰賽的下半場,零跑這個成績可圈可點。要知道,在刺刀見紅的新能源市場,零跑這類玩家不屬于造車新勢力的第一梯隊,在價格戰越打越兇、且不斷有造車新秀走向破產的當下,核心業績的每一個突破,都來之不易。
零跑向左,威馬向右。
最近還有另一個新聞,前后融資累計410億的威馬汽車,創始人沈暉以參加德國慕尼黑車展為由,轉機直飛美國紐約,至今未歸。員工拿不到工資,辦公室清空,買了威馬的車主,也被死機的車機系統弄得焦頭爛額。
昔日,零跑和威馬同為二線造車新勢力,兩家公司在盈利和銷量上都遇到不同的困難,凈虧損較高,且在汽車毛利率方面一直備受詬病。
不同的是,融資最高的的威馬汽車留下一地雞毛,昔日的難兄難弟零跑汽車,卻憑借著銷量的增加和車型產品結構的調整,走到了業務增長的新拐點。
01
首次,毛利率轉正
可以看出,零跑對自己的業績是非常滿意的,就像學生時代考試成績超出預期的學生,拿到試卷往往難言激動之情,第一個沖出教室,迫不及待和周圍的朋友分享喜悅。10月16日,零跑最先公布最新財報,距離第三季度也才過去半個月。
以下是零跑Q3核心數據:
- 銷售收入56.56億元,和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1.9%,與2023年第二季度相比增加29.4%。
- 毛利率為1.2%,與去年同期的-8.9%、今年第二季度的-5.2%相比有較大突破,這也是該公司首次實現毛利率為正。
- 累計經營虧損為10.25億元,這個數字,和去年同期以及今年第二季度相比,均實現了減虧。
- 過去三個月,零跑累計新車交付4.4萬輛,和去年同期的3.5萬輛相比增加了24.5%。
按照零跑官方的口徑,多個核心指標的同比增長,要得益于新車銷量的增加以及車型結構的優化。特別是毛利率維度的轉正,主要是車型結構調整帶來的平均售價提升,提及公司的持續降本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里的降本,主要體現在全域自研等技術帶來的單車成本的節省,且伴隨著技術層面護城河的逐漸拓寬,未來零跑的成本管控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。
那么,如何評價這份季度財報?
零跑最新數據出來后,業界不少同行用“穿越生死線”來形容這家公司當下的狀態。畢竟,營收、凈利潤、現金儲備和毛利率等核心財務數據,零跑目前都可圈可點,且毛利率轉正對于造車新勢力,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坎,零跑目前跨過這道坎,造車的生死線也算是一條腿邁過去了。
但是,還有另一條腿沒邁過去。
另外這條腿,受不確定性拖累。一是現金流,零跑截至9月30日的自由現金流為10.18億元,按照新造車正常的花銷,只能支撐一年多的時間。
二是產品布局,這家公司今年為了“活下去”,在賽道上切換至增程式車型,T車系逐漸邊緣化,C車系開始唱主角,以滿足短期的市場和客戶需求。
這樣的結果,是通過“卷價格”來爭取中低端市場,15萬-20萬元價格區間的C系列銷量占比已超過80%,且目標客戶以二三四線城市為主。未來,零跑如何征戰競爭更為激烈的純電市場,對于朱江明團隊是個不小的考驗。
02
拐點已至
最新的第三季度財報,是一面鏡子,折射出零跑在過去一年里戰略思路、產品布局調整的正向反饋。
今年,零跑經歷了兩個拐點:
一個是產品維度的拐點,發生在3月,零跑正式發布了C11增程版,用較低的起售價,打出增程車型極致性價比的標簽。
這是零跑汽車面對市場壓力和銷量頹勢不得不做出的改變,畢竟如朱江明年初所說,公司要在2023年實現20萬輛的銷售目標,如果這一年銷量依舊上不去,那后面也就沒什么希望了。
另一個是技術維度的轉折點,發生在8月,零跑發布了四葉草中央集成平臺,最主要的特點是用兩顆芯片做到了4域(動力域、座艙域、自駕域和車身域)合一。
具體來說,是實現了1顆SOC芯片(高通8295)+1顆MCU芯片(NXP S32G)組成“中央超算”,把它集成到一個盒子里,類比人的左右腦,SOC負責數據處理,MCU負責邏輯計算。
用朱江明的話說,零跑未來不僅僅要成為一家整車公司,還要成為一家可實現核心技術輸出的科技公司。
綜上所述——
零跑通過產品維度的轉型,實現了市場和銷量維度的自救;而通過技術維度的升級與創新,實現了科技賦能的更深護城河,以及技術帶來的巨大的成本削減能力。
意識到產品矩陣調整和技術升級的重要性,零跑已經在“跑得更遠”的路上給自己補給能量餐了。
要知道,威馬曾經是造車新勢力里融資最高的玩家,融資額一度吊打蔚小理,但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另一條道路。為何?其中一個原因,是這家公司漠視技術研發的力量,走捷徑,試圖搞技術拼盤與技術粘合,核心技術無論軟硬件都依賴采購。
現在的零跑,避開威馬踩過的坑,構建了新的優勢,可以跑得更遠一些了,但是距離成功還有很遠的路。
對于這家公司來說,現階段最緊迫的任務,是如何在“壓榨”極致性價比之后,還能在價格戰的硝煙里活得更好。唯有銷量爬坡更快一些,薄利多銷更徹底一些,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,才能積蓄能量,比對手走得更長遠。
來源:第一電動網
作者:NE時代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viertlgarage.com/kol/211805
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#d1ev.com(#替換成@)刪除。